DAILY☀NEWS

关注时事-马来西亚中文资讯网

滚动文字效果
欢迎来到关注时事,请到商品区查看我们的正品珊瑚玉手牌,以及宠物相关用品,包括宠物服饰、牵绳、玩具、项圈。 感谢您的支持!

枪决郑捷的是他!前法警「陈一枪」30年执行30名死囚。

来源自-ETtoday/記者陳詩璧

▲▼槍決鄭捷的是他,陳志明擔任法警期日最後一場執行槍決任務。(圖/陳志明提供(左)、ETtoday資料照(右))
▲前法警陈志明(左),任职期间,最后一场执行枪决任务负责执行枪决郑捷(右)。 (图/陈志明提供(左)、ETtoday资料照(右))

「他那时的样子,就像是灵魂已经离开了身体,仿佛行尸走肉。」时任法警陈志明,如此回忆起2016年5月10日郑捷在刑场的最后情景。在他的法警生涯中,陈志明参与枪决了30名死囚,早期枪决频繁,最高纪录「一晚枪决8人」。由于法警人手短缺,有时一位法警需连续执行两次枪决。刑场中还有其特殊禁忌,如不能提及同事名字,以拍肩的方式替代直呼其名,避免被死囚听见。

「22岁那年我考上法警,当时对刑场的工作一无所知,也不知道工作包含执行死刑。」陈志明说,前辈们分享了所有工作事项,唯独刑场这件事特别神秘,「一直到法警长某天告诉我有特别任务,要我晚上跟去见习。去之前,我对这工作的性质一无所知,非常好奇。结果整个枪决过程让我震撼至深,回家后,花了好几天才平静下来。」

▲台北看守所內刑場內是沙地。(資料照/台北看守所提供)
▲▼台北看守所內刑場及簡易庭。(資料照/台北看守所提供)

▲台北看守所內刑場是鐵皮屋搭建,牆上掛著佛像。(資料照/台北看守所提供)

由于陈志明表现出对这项工作的适应能力,法警长认为他适合担任枪手,于是他在25岁左右开始参与执行死刑任务。郑捷是他枪决的最后一位死囚。行刑日当天,郑捷在简易庭听判后无异议,随即被带至地上有沙地和水泥地的刑场,用最后一餐。

郑捷吃了2/3个控肉便当,并要了一瓶水喝。之后,由法医注射麻醉剂,在两名法警的搀扶下在刑场沙坑就定位,趴在他平日所用的棉被之上。负责执行的时任法警陈志明站在他的左后方,枪口抵着郑捷的左肩胛近心脏处开枪,郑捷就此伏法。

▲退休法警陳志明,任職30年期間,槍決30人,最後一名死囚是鄭捷。(圖/記者林挺弘攝)

▲退休法警陈志明,任职30年期间,枪决30人,最后一名死囚是郑捷。 (图/记者林挺弘摄)

在所有的案件中,除了郑捷,另一位让他印象深刻的人是反共义士卓长仁。枪决当晚,吃着最后一餐的卓长仁,突然站起来向一旁不远处的共犯姜洪军敬酒,说道:「兄弟,我们20年后还是一条好汉。」这一幕让陈志明难以理解,一个明知犯错的人,为何到人生的最后关头,仍觉得自己无愧。

陈志明提到,早期死囚的最后一餐,只有简单的鲁蛋、豆干跟海带,后来才换成了便当、高粱酒和香烟,他们会坐在类似木制课桌椅用餐。至于枪决的方式,也会因为是否有器官捐赠的死囚而分为两种;面对器捐死囚,枪管要对着左后耳骨打脑干,一般枪决则是从死囚左后侧瞄准心脏射击,「但在2020年之后,已停止死囚器官捐赠。」他说。

在刑场,有其特定的规矩和禁忌,如避免与死囚的眼神交会、不能喊他人的名字,避免被死囚听见,此外,执行时站的位置也要注意,以防止血液飞溅喷到自己。执行完毕后,他们必须在离开前洗手,象征「洗手不干」洗去连带的责任,不会有下一趟任务。

▲在刑场要注意2件事。 (图/记者陈诗璧制)

陈志明的枪法准,还因此被同事们起了个「陈一枪」的封号,但他笑着说,其实也有出错的时候,曾经最高纪录开了4枪,法医才宣判死囚死亡。

退休后,陈志明全身心投入合唱团活动,发现唱歌能够舒缓他当年作为枪手的压力。他坦言,参加法务部的合唱社团后发现,音乐带给他的平静是他从刑场工作中未曾有过的。

▲▼前法警陳志明退休後,生活重心從工作移到興趣,到合唱團參加團練及演出。(圖/記者林挺弘攝)
▲前法警陳志明退休後,生活重心從工作移到興趣,到合唱團參加團練及演出。(圖/記者林挺弘攝)
▲前法警陈志明退休后,生活重心从工作移到兴趣,到合唱团参加团练及演出。 (图/记者林挺弘摄)

随着死刑议题在社会上持续引起争议,4月23日针对「死刑制度」召开言词辩论庭,这是废死联盟多年来首次被正式受理并安排庭审的机会,也是对其挑战和机会的全面展现。这次将集中讨论两大核心问题:首先是死刑是否违宪;其次,在死刑被认定为合宪的情况下,判处死刑的正当程序。

来源自-ETtoday/記者陳詩璧

▲▼槍決鄭捷的是他,陳志明擔任法警期日最後一場執行槍決任務。(圖/陳志明提供(左)、ETtoday資料照(右))
▲前法警陈志明(左),任职期间,最后一场执行枪决任务负责执行枪决郑捷(右)。 (图/陈志明提供(左)、ETtoday资料照(右))

「他那时的样子,就像是灵魂已经离开了身体,仿佛行尸走肉。」时任法警陈志明,如此回忆起2016年5月10日郑捷在刑场的最后情景。在他的法警生涯中,陈志明参与枪决了30名死囚,早期枪决频繁,最高纪录「一晚枪决8人」。由于法警人手短缺,有时一位法警需连续执行两次枪决。刑场中还有其特殊禁忌,如不能提及同事名字,以拍肩的方式替代直呼其名,避免被死囚听见。

「22岁那年我考上法警,当时对刑场的工作一无所知,也不知道工作包含执行死刑。」陈志明说,前辈们分享了所有工作事项,唯独刑场这件事特别神秘,「一直到法警长某天告诉我有特别任务,要我晚上跟去见习。去之前,我对这工作的性质一无所知,非常好奇。结果整个枪决过程让我震撼至深,回家后,花了好几天才平静下来。」

▲台北看守所內刑場內是沙地。(資料照/台北看守所提供)
▲▼台北看守所內刑場及簡易庭。(資料照/台北看守所提供)

▲台北看守所內刑場是鐵皮屋搭建,牆上掛著佛像。(資料照/台北看守所提供)

由于陈志明表现出对这项工作的适应能力,法警长认为他适合担任枪手,于是他在25岁左右开始参与执行死刑任务。郑捷是他枪决的最后一位死囚。行刑日当天,郑捷在简易庭听判后无异议,随即被带至地上有沙地和水泥地的刑场,用最后一餐。

郑捷吃了2/3个控肉便当,并要了一瓶水喝。之后,由法医注射麻醉剂,在两名法警的搀扶下在刑场沙坑就定位,趴在他平日所用的棉被之上。负责执行的时任法警陈志明站在他的左后方,枪口抵着郑捷的左肩胛近心脏处开枪,郑捷就此伏法。

▲退休法警陳志明,任職30年期間,槍決30人,最後一名死囚是鄭捷。(圖/記者林挺弘攝)

▲退休法警陈志明,任职30年期间,枪决30人,最后一名死囚是郑捷。 (图/记者林挺弘摄)

在所有的案件中,除了郑捷,另一位让他印象深刻的人是反共义士卓长仁。枪决当晚,吃着最后一餐的卓长仁,突然站起来向一旁不远处的共犯姜洪军敬酒,说道:「兄弟,我们20年后还是一条好汉。」这一幕让陈志明难以理解,一个明知犯错的人,为何到人生的最后关头,仍觉得自己无愧。

陈志明提到,早期死囚的最后一餐,只有简单的鲁蛋、豆干跟海带,后来才换成了便当、高粱酒和香烟,他们会坐在类似木制课桌椅用餐。至于枪决的方式,也会因为是否有器官捐赠的死囚而分为两种;面对器捐死囚,枪管要对着左后耳骨打脑干,一般枪决则是从死囚左后侧瞄准心脏射击,「但在2020年之后,已停止死囚器官捐赠。」他说。

在刑场,有其特定的规矩和禁忌,如避免与死囚的眼神交会、不能喊他人的名字,避免被死囚听见,此外,执行时站的位置也要注意,以防止血液飞溅喷到自己。执行完毕后,他们必须在离开前洗手,象征「洗手不干」洗去连带的责任,不会有下一趟任务。

▲在刑场要注意2件事。 (图/记者陈诗璧制)

陈志明的枪法准,还因此被同事们起了个「陈一枪」的封号,但他笑着说,其实也有出错的时候,曾经最高纪录开了4枪,法医才宣判死囚死亡。

退休后,陈志明全身心投入合唱团活动,发现唱歌能够舒缓他当年作为枪手的压力。他坦言,参加法务部的合唱社团后发现,音乐带给他的平静是他从刑场工作中未曾有过的。

▲▼前法警陳志明退休後,生活重心從工作移到興趣,到合唱團參加團練及演出。(圖/記者林挺弘攝)
▲前法警陳志明退休後,生活重心從工作移到興趣,到合唱團參加團練及演出。(圖/記者林挺弘攝)
▲前法警陈志明退休后,生活重心从工作移到兴趣,到合唱团参加团练及演出。 (图/记者林挺弘摄)

随着死刑议题在社会上持续引起争议,4月23日针对「死刑制度」召开言词辩论庭,这是废死联盟多年来首次被正式受理并安排庭审的机会,也是对其挑战和机会的全面展现。这次将集中讨论两大核心问题:首先是死刑是否违宪;其次,在死刑被认定为合宪的情况下,判处死刑的正当程序。


珊瑚玉手牌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,结合了珊瑚和玉石的精致工艺。手牌设计独特,具有独特的纹理和色彩,展现了精湛的工艺和美学。它不仅是一件美观的装饰品,还是一种传统的护身符,被认为具有吸引好运和保护的功效。无论是佩戴还是展示,都能展现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。

了解 DAILY☀NEWS 的更多信息

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。

Continue reading